让体育后备人才学训两不误,升学不“断档”!湖南这项新条例3月1日起施行

时间:2024-01-18 来源:三湘都市报 责编:刘丹 编辑:邱梦

分享到

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1月17日,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旨在以体教融合为路径,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湖南新模式,以法治保障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全国第一部深化体教融合的法治答卷,继续保持了湖南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地方性法规立法领域全国领先水平。

扩大体育后备人才主体

《条例》将体育后备人才界定为“在身体和心理上具有较高体育运动能力潜质、参加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业余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和儿童。”不仅包括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还包括中小学校运动队学生,在体育俱乐部等社会组织进行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儿童。据了解,此次修订的目的之一是扩大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通过有效方式和途径,让各种类型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形成合力,为更多青少年和儿童提供更加细分的培训和运动机会。

记者注意到,新修订的《条例》中有“保障体育课时”“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等规定增加学校的法定责任,增加竞赛机会,培养学生锻炼热情;规定“鼓励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打破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的壁垒,加大与学校资源的整合力度;规定“支持有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建运动队,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拓宽体育人才培养渠道,丰富赛事供给。

让人才学训两不误,升学不“断档”

同时,新修订的《条例》中提到“鼓励体育运动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校以联办、共建的方式联合办学,设立新型体育运动学校”等规定解决学训矛盾,提高培养质效。

有统计数据显示,东京奥运会获得奖牌的114名运动员中有113人来自体校或相关训练单位,表明体育运动学校仍是当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中坚。但因为规模萎缩、选材难、文化教育短板明显、训练设施陈旧等问题,恢复基层体育运动学校功能是湖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首要破除的难题。

据了解,山东、浙江、安徽、湖北、上海等省市,都在积极推动设立新型体育运动学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新型体育运动学校既是普通中小学,也具有体育运动学校功能,由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负责、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一体化建设教学、训练场馆和设施,配备教练员和教师,满足文化教育和专业化体育训练需要,让体育后备人才在不脱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情况下接受专业体育训练,实现学习、训练两不误,也能让普通学生接受更专业的体育教育,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新修订的《条例》中,针对体育后备人才升学“断档”问题,“鼓励依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的体育后备人才对口升学培养体系,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体育后备人才在升高中时实行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综合评分录取”“支持体育后备人才通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等形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等,深化体教融合,让体育后备人才拥有更多元的成才和退出路径。

责编:刘丹 编辑:邱梦

来源:三湘都市报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